几年前,谢霆锋的公司曝光,当时网络上对他好评如潮,有的报道称他为“最成功的星二代”。当时,我们只知道谢霆锋有一个影视后期制作公司,并运营的很好,而现在,其公司已被数字王国集团接手,而谢霆锋则赚了个大满贯。
谢霆锋公司再卖身 内地神秘商人车峰1.35亿港元接手
据澎湃新闻报道,1月25日,影视特效公司数字王国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将以1.35亿港元的总价,向香港传媒娱乐公司汉传媒以及艺人谢霆锋收购LucrativeSkill Holdings Limited(下称Lucrative Skill)85%的股权。
LucrativeSkill最初由谢霆锋创办,此次收购前,汉传媒持股60%,谢霆锋则持股40%。
根据公告,数字王国将以现金以及发行承付票据的方式支付9500万港元,收购汉传媒手中Lucrative Skill 60%的股份,谢霆锋则作价4000万港元出手Lucrative Skill25%的股份,交易以数字王国向他配发股份的方式进行,交易完成后,谢霆锋将持有数字王国约0.81%的股权。
对于影视行业而言,Lucrative Skill这个名字或许很陌生,但最主要资产却小有名气,即影视后期制作公司“ PO朝霆”。
谢霆锋曾在一档明星访问节目中透露,2003年,因不满送往国外制作的MV效果,其投资370万港元在香港创办“PO朝霆”,2009年后,又在上海、北京开设分公司。
2012年,谢霆锋又注册了以朝霆命名的6家新公司,主要为广告、游戏、电影及MV做特效,该公司参与了《全城热恋》、《中国合伙人》、《一九四二》等影视剧后期制作。
但这家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Lucrative Skill的除税后亏损额高达2444万港元,2014年的除税后亏损为943万港元。
这种亏损实际上折射出了“PO朝霆”的经营困难:去年9月,香港媒体曾报道,由于香港电影市场的萎靡, 该公司不得不缩减香港业务,解散过百员工,并重点主攻内地市场。
即便连年亏损,谢霆锋还是找到了愿意埋单的人,当然,交易价格要打折。
2014年10月, Lucrative Skill首次接触公开市场,当时全资拥有LucrativeSkill的谢霆锋将该公司60%的股份转让给汉传媒,作价1.225亿港元,谢霆锋成为汉传媒最大的单一股东,占比18.98%。
1月25日,在香港举行的发布会上,数字王国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谢安称,收购PO朝霆是希望未来可以将PO朝霆在内地强劲的业务网络与数字王国的好莱坞技术相结合,这有助于数字王国未来在大中华区市场的布局,未来,谢霆锋将继续主导PO朝霆在大中华区的业务。
而谢霆锋则表示,目前大中华地区充满商机,所有的电视节目、电影、视频都需要后期制作,传媒、娱乐和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巨大,而与数字王国合作后,其预计在农历年后,将会开拍《12道锋味》第3季,另会开拍相关3D美食电影。
这则交易中的收购方数字王国也颇有来头,而且这家公司在2015年曾陷入风波。
数字王国主要业务为电影视觉特效制作,前身是主营物业投资及金属、茶叶生意的“仙股”奥亮集团。
该公司的更名得益于对美国特效企业数字王国(Digital Domain)的接盘。Digital Domain的创办者是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伦(James Cameron),该公司凭借《泰坦尼克号》、《返老还童》等影片获得奥斯卡视觉特效奖,也参与过《速度与激情》、《钢铁侠》、《变形金刚》等电影的特效制作。
DigitalDomain在2012年9月一度被中国内地的小马奔腾收入囊中。半年后,小马奔腾将Digital Domain转给奥亮集团,之后奥亮集团更名数字王国。
数字王国的可换股票据持有人、内地神秘商人车峰被认为是这笔交易的策划者。据财新网报道,车峰在中国内地股权投资界和香港资本市场知名度很高,顶峰时期曾至少控股30多家公司,数字王国是他在香港资本市场获利最大的一单投资。
2015年6月,传出车峰涉嫌洗钱,在内地被拘捕的消息。数字王国股价曾单日腰斩。截至数字王国2015年的中期业绩报告,车峰仍持有47.628亿股未行使可换股票据。
最近,数字王国似乎逐渐从风波中走出,开始频频出手。近期数字王国已经宣布以约3.2亿港元增持互动媒体公司IMV。而在1月25日,数字王国又宣布将主力发展电影、广告、游戏、新闻等视频技术,而且会与乐视合作推出360度全景体育赛事直播。{新浪财经}
企业兼并的形式有哪些
很明显,谢霆锋的制作是被数字王国公司兼并了,那我国企业兼并又有哪些形式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企业兼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契约关系进行权合并,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企业兼并不同于行政性的企业合并,它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通过以现金方式购买被兼并企业或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等为前提,取得被兼并企业全部产权,剥夺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企业兼并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形式,具体的形式有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控股式兼并等。
1、购买式兼并
购买式兼并即兼并方出资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这种形式一般是以现金购买为条件,将目标企业的整体产权买断。这种购买只计算目标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依其价值而确定购买价格。兼并方不与被兼并方协商债务如何处理。企业在完成兼并的同时,对其债务进行清偿。
购买式兼并,可使目标企业丧失经济主体资格。兼并企业的购买价格,实际上是被兼并企业偿还债务以后的出价。因此,兼并企业即使承担目标企业的债务,目标企业的资产仍大于债务,而使兼并企业获得实际利益。
2、承担债务式兼并
承担债务式兼并即在目标企业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目标企业的债务为条件接受其资产。作为被兼并企业,所有资产整体归入兼并企业,法人主体消失,丧失经济主体资格。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兼并企业没有理由取得被兼并企业的财产而拒绝承担其债务。
这种兼并的特点是,兼并企业将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及整体产权一并吸收,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来实现兼并。兼并行为的交易不是以价格为标准,而是以债务和整体产权价值之比而定。通常目标企业都还具有潜力或还有可利用的资源。
3、吸收股份式兼并
吸收股份式兼并即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企业的一个股东。
吸收股份式的企业兼并,使被兼并企业的整体财产并入兼并企业,被兼并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已不复存在。吸收股份式也发生在被兼并企业资大于债的情况下。被兼并企业所有者与兼并企业一起享有按股分红的权利和承担负亏的义务。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国家,这种兼并形式为数甚多。其中包括资产入股式、股票交换式等。
4、控股式兼并
控股式兼并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达到控股,实现兼并。被兼并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仍然存在,具有法人资格,不过是被改造成股份制企业。兼并企业作为被兼并企业的新股东,对被兼并企业有原有债务不应负连带责任,其风险责任仅以控股出资的股金为限。因此,被兼并企业债务由自己以其所有额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清偿,日后破产了照此处理,与兼并企业无涉。
这种兼并不再是以现金或债务作为必要的交易条件,而是以所占企业股份的份额为主要特征,以达到控股条件为依据,实现对被兼并企业的产权占有。这种控股式兼并一般都是在企业运行之中发生的兼并行为,而不是以企业的停产实现转移。这是一种平和的兼并形式。
尽管谢霆锋的公司被兼并,但谢霆锋仍旧主持该公司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各种事务。正如之前的报道,PO朝霆拥有良好的资源和团队,希望在数字王国的带领下能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