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企业律师!

咨询电话

177-2749-3519

二维码
二维码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访问

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深圳企业律师 > 公司重组 > 文章详情

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尽职调查的5大操作要点

来源:法融汇俱乐部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9-17

  一、并购重组的类型——监管型并购与非监管型并购

  1、监管型并购重组

  简言之,就是并购重组行为涉及监管,需要在相关监管机构履行审批、备案或信息披露程序的并购。监管型并购主要包括:

  (1)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证监会、交易所;包括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借壳上市)、现金收购等

  (2)新三板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转公司;

  (3)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国资主管部门;

  (4)涉外并购(走出去、引进来)-发改委、外资、外汇主管部门;

  (5)其他涉及监管行业、企业的并购重组-如金融、证券、医疗等;

  (6)涉及多重监管的并购重组-上述类型的交叉。

  2、非监管型并购重组

  排除性概念,即监管型并购重组之外的并购重组,由于在正常市场经济环境下完全受市场调整,也可以称作市场型并购重组。

  二、监管型尽调与市场型尽调的比较

  1、一般情况下,监管型并购重组适用的规则外延比市场型并购更广,同时还需适用复杂的监管规则。

  2、监管型的法律尽调更侧重是否符合监管要求,满足监管审批、备案的合规性要求;市场型的法律尽调更侧重于交易目的,锁定及规避交易风险,作为交易决策甚至交易定价的参考。

  3、监管型并购虽然在尽调程序及内容上要求较多,但尽调边界相对清晰,同时往往规定其他中介机构(券商、审计、评估)共同介入,律师虽面临监管风险,但整体风险可控性更强;市场型并购,在目前律师并购尽调缺乏明确规范指引的情况下,尽调的内容与边界需要律师根据经验、交易目的、勤勉尽责的原则要求等因素自行确定,如委托方不愿意承担财务顾问、审计、评估等其他中介机构成本,尽管可做免责陈述,但律师受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很难全面、深入地发现目标公司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总体来说,律师压力更大、要求更高。

  三、商业目的对并购交易及法律尽调的影响

  ▍1、影响甚至决定交易方式及结构

  (1)取得资质、进入限制行业(包括借壳上市):一般采取股权并购;

  (2)取得核心资产、剥离人员:一般采取资产收购;

  (3)原股东、核心人员锁定、资金支持:部分股权收购、增资并购(资金进入目标企业);

  (4)取得市场渠道、核心人员,避免对财务影响或对外披露:人员归入加股权激励;

  (5)节约税收与成本考量(股权、资产税种税率区别,不同支付方式对税收的影响)。

  ▍2、因此,对于法律尽调,商业目的涉及事项也是法律尽调需重点关注事项,法律尽调一方面是合法性的调查,另一方面也是服务于商业目的的调查。

  四、法律视野下目标企业关注重点的趋同与总结

  尽管存在不同的分类,但从法律关注事项角度分析,作为法律尽职调查对象的目标公司,核心法律事项还是趋同的。这点在证监会监管体系下的上市公司、新三板企业的并购重组法律意见书内容要求上即可看出。

  总体来说,对目标企业的法律尽职调查围绕五条主线展开:

  1、企业的主体资格与内部治理

  ▍主体资格

  核查依法设立与经营必备的相关证照,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开户许可证、外资企业批准证书、社保登记证等。

  基本事项,也是核心事项,任何缺失均可能构成实质障碍。注意分公司、子公司主体资格核查。

  ▍内部治理

  通过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文件,核查三会一层设置情况与职权范围、三会会议记录、职能部门与内部管理制度、机构独立情况(是否存在各部门之间的人员与职能混同)。

  治理机制健全是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审核的核心内容之一,目的在于并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行,保护股东权益。该审核关注的目的与并购关注的目的一致。但实践中该部分往往需要规范。

  执行董事企业的特殊情况,家族企业,企业不同阶段的标准不同,投资者进入后的适当调整,企业文化的改造过程。

  此外,注意章程的特殊约定,是否对并购构成实质性障碍,如股东会一致通过设置、董事更换的限制性规定、黄金降落伞安排等等。

  2、企业的股权状况

  主要核查内容包括:一静一动”两方面的调查。

  静——股权的设置(基本情况、质押、查封等权利限制情况,股权代持、股权激励计划与员工持股等);

  动——历次增资与股权转让等。

  重点关注:股权变动的程序、价格、是否实际支付、是否存在出资不实(抽逃)、非货币资产出资(评估情况)、国有企业股权变动的特殊程序要求(审批、评估、进场交易、国有资产登记等)。

  3、企业的业务

  主要核查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情况、业务变化情况、业务资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重大债权债务等。

  重点问题:业务的稳定性、业务资质的取得情况、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同业竞争、关联交易、重大债权债务对并购重组的影响及限制性规定(如银行贷款合同的限制条款)。

  4、企业的资产

  核查公司资产是否权属清晰、证件齐备,是否存在权利瑕疵、权属争议纠纷或其他权属不明的情形。

  主要核查内容包括:不动产、重要动产、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专有技术等)、权利取得与限制情况(尤其关注对价支付情况)、对外投资情况。

  重要登记资产,以在登记机关调取的权利登记情况为准,权利证书作为参考。

  5、合法合规与诉讼仲裁

  (1)公司生产经营的合法合规性(包括工商、税务、环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劳动人事、海关、外汇等),对公司有重要影响的诉讼、仲裁与行政处罚。

  (2)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合法合规情况,包括主体资格适格性(公务员等特殊身份、公司法规定的任职条件)、是否存在竞业限制情形、个人资信情况等;刑事与行政处罚情况、未了结的诉讼仲裁等。

  五、法律尽职调查的基本方法

  合理与成熟的尽调方法,既能够促使法律尽调标准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尽调质量,合理规避执业风险。

  就此,本文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尽调方法(不包括目标企业提供基础资料),并对其适用范围,优劣等予以比较。其中,1-6项在并购项目中都会涉及,7-8项不常用。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