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企业律师!

咨询电话

177-2749-3519

二维码
二维码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访问

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深圳企业律师 > 企业治理 > 文章详情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设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0-3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服务价值,从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获取良好、稳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可以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有效开展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增强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对刚刚进入市场的大量中小企业而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中小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1.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从中小企业自身的保护意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维权情况看,普遍不乐观。

  从中小企业自身保护意识上看,大量中小企业存在着对知识产权概念并不清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淡薄。从内容上看,企业普遍存在着对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涉及智力成果的分类及其内容均不清楚,对如何处理企业知识产权的方法、方式、措施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

  从大量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维权状况看,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基本没有中小企业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与制度之中。表现为基本没有专职或专业的员工,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没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培训。虽然有一些中小企业与职工签订保密协议,但少有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密等级、区域等的划分,少有保密制度教育培训。

  大量中小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缺少相应的应对制度。表现为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预防措施不到位,对被侵权行为的维权方法缺失,对于侵犯其他企业情况不知原因,对于被侵权时调查取证缺少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等。

  以上情况表明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严重缺失。

  2.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环境情况

  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外部环境看,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产品中存在大量的假冒商品和专利侵权产品等,且法律处罚大多数不能到位,打击假冒产品的难度很大。同时,在一些小企业中也存在关一种侵权产品市场前景可观的错误观点,甚至出现轻视知识产权、极少谴责侵权、甚至喜欢假冒商品、侵犯专利产品的消费倾向。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上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与措施不能充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不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现有效衔接,对于知识产权的侵权打击力度不够,不能通过打击犯罪来实现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效果。从行政管理角度看,行政执法力度也不够完善,且行政执法力度和措施也很难满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需要。

  总体来说,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社会宏观环境不乐观,缺少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因此,针对这种中小企业内外部的条件和环境情况,通过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制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与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在目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比较薄弱的普遍的状况下,从哪些企业管理环节和因素入手,建立一个充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内部环境,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因此,应结合《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制订中小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效地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1.注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价值观培养,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

  首先,作为企业内部管理要素中的一个因素是企业的价值观,即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价值观取向决定着企业员工的意识、观念、行为方式、执行力。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的问题,关键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建设薄弱。因此,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首先应从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建设开始,强化员工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结合企业的规划目标、员工目标等,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奠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思想基础。

  其次,加强企业人员的知识产权法制培训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奖罚教育培训。很多企业内部发生泄密、知识产权侵权事件,一是因为企业法制教育不够,泄密者法律意识不强,不知道泄密的法律后果;二是不了解国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详细法律规定,不明白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要求;三是有些员工的投机性行为等。这些均与企业知识产权法律培训教育不够相关联。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知识产权法律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知晓违反知识产权制度的后果,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奖罚制度教育,使企业员工利益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统一起来,增强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再次,强化企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员工职业风貌。将企业职业素养培训与企业文化理念结合,提升企业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根植于企业文化理念,使员工个人职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理念相统一,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观念落实到企业员工的行为和工作具体活动之中。

  第四,规范企业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行为,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意识的提高。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够带领和推动企业价值观念提升的重要之一就是企业的领导人、核心管理人、关键岗位负责人,因此,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与提高全员保护意识过程中,企业领导人、核心管理人、关键岗位负责人起着重要作用。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这些关键人员的模范带着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重点带动全面的局面,加快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全面提升。

  2.细化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的流程,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流程管控制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专利的产生、保密配方的开发、成功的商业营销网络的建立等,一般要经过一个系列、一定时间、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企业还是员工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精力、时间等,而且这个过程绝大多数都是比较漫长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员工、环节等也较多,因此,这个过程中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增加。同时,这种知识产权在为企业产生利益的过程中的保护时间会更长期、保护环节更多更复杂,这也更增加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难度。因此,必须细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流程,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特点的流程管理控制体系与制度。

  首先,从企业知识产权的立项、投入、研发、生产、营销、维护等环节进行细分知识产权的流程,建立合理的流程管理制度。从知识产权立项可行性研讨开始进行流程细分,针对企业知识产权流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人员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控制保密的范围和保密等级等,将涉及保密的信息以制度形式控制在保密的范围之内。

  其次,从企业知识产权研发和保护的环节和人员入手,建立严格的信息档案交接与管理制度,确保知识产权的保密范围和等级要求。在企业研发、生产、经营中,往往涉及到不同环节、不同人员,那么,确定规范保密的等级和范围至关重要。研发人员涉及到的是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生产环节涉及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配方等、营销人员涉及企业的营销网络等。应针对不同的员工岗位,明确内部员工需要掌握不同层次的、不同范围的企业知识产权内容。因此,需要在内部经营管理各环节,划分不同类型中员工,掌握不同等级与内容的保密信息,这些措施对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尤其重要。

  再次,企业知识产权细分的流程管理实现动态管理。企业面临不断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因此要实现企业的知识产权内部流程管理的动态化,才能针对企业外部条件变化、内部条件变化,并结合企业保护目标,实现规范的流程管理。

  3.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风险评价体系和机制

  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否,如何来判定与改进,才能使其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是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的判定标准,即企业风险评价体系与机制。因此,一个完善的、符合企业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评价体系和机制的确立。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风险评价体系包括法律风险识别体系、法律风险分析体系和法律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确保系统、全面、准确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识别体系和机制。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的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入手,从经营管理活动、岗位职责、利益相关体、风险源等分析并建立一个风险识别体系和标准,既重风险的定量识别分析,又要兼顾风险的定量识别分析。

  其次,在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识别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分析体系和判定标准体系,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定,确保风险分析判定结果的可靠性,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措施调整提供可靠的基础。

  再次,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分析评价基础上,提出风险管理控制的改进和调整策略和措施,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而,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与机制的动态化管理,进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制度的长期有效性。

  三、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引导、服务功能,积极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水平

  政府是市场秩序的规范者,也是市场秩序的裁判者,更是市场的服务者。积极发挥政府的市场规范、引导、服务功能,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利用政府资源,组织和引导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如专利代理、商标代理、法律服务等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利用和保护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快捷的知识产权服务,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知识培训、查询服务、维权服务,使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开展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职职工的培训,对中小企业实行免费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培训,使企业内部做到有专职人员充分掌握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使企业自己能够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组织知识产权局、工商、技术监督、公检法等有关机构,加大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有效的震慑知识侵权犯罪和侵权行为,达到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效果,减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侵权行为,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气。规范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与部门的职能,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其他宣传资料等工具,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宣传,让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深入企业和社会大众群体,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利益保护的社会风尚。

  这样,通过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环境提升和提高中小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等方式,才能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提高,繁荣市场经济建设。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