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被“冷落”十年的熊猫债逐渐升温,成为境外企业融资新宠。据国际金融公司(IFC)预期,受到人民币纳入SDR的刺激,熊猫债市场规模未来5年有望超过500亿美元(按现行汇率约合人民币3200亿元)。
瞄准熊猫债发展的巨大空间,国内商业银行“闻风而动”,充分发挥强大发行能力和跨境服务能力,积极为境外优质客户提供境内直接融资服务,其中仅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上半年就为境外企业承销熊猫债券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十年“遇冷”终翻身
所谓熊猫债,是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2005年10月,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发行了11.3亿元和10亿元人民币债券,当时依国际惯例将首发债券命名为“熊猫债”,它与日本的“武士债”、美国的“扬基债”统属于外国债券的一种。
然而,由于此前境内发行成本较高,且债市开放度有限,熊猫债在过去长达10年的时间处于遇冷状态。
“熊猫债发展滞后主要受制于发行主体的局限、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决定需求相对有限、募集的人民币资金使用受限、脱媒化影响下国内融资成本相对偏高、流动性较差等。”业内人士表示。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中国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开放上取得进展,熊猫债重新被“激活”。2015年9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获准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标志着国际性商业银行发行熊猫债破冰。此后韩国也在中国发行了30亿元人民币债,熊猫债的发行主体已扩展至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非金融企业、境外商业银行、外国地方政府、外国中央政府,成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人大记者会时表示,熊猫债是新兴事物,因为基数小,所以增长就快。但随着基数逐渐扩大,会进入比较平稳的阶段。从中期来看,我个人认为,熊猫债有相当不错的发展空间。另外从总体上来看,不管是在岸还是离岸的,债券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国内银行积极承销熊猫债
有专家指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发展,尤其在人民币成功加入SDR后,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深化推进,国内债券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监管部门也发布了熊猫债发行新规,进一步扩大熊猫债发行主体范围、简化发行流程,为熊猫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等债券承销机构充分发挥强大的发行能力和跨境服务能力,积极为境外优质客户提供境内直接融资服务,对熊猫债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位银行业人士分析称。
以工行为例,今年工行成功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发行了首期6亿元公募熊猫债券,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主承销业务拓展至熊猫债券领域,创下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熊猫债券的最低发行价格;为戴姆勒集团发行了40亿元私募熊猫债券,是单笔发行金额最大的非金融企业熊猫债,实现了对非金融企业熊猫债公私募产品的全覆盖,发行结构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工行顺应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专业的市场研判能力及多层次的销售渠道优势,积极利用新兴的境外非金融企业融资模式,引导企业选择有利的时间窗口发行债券,有效地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大型银行外,中小银行也积极参与熊猫债的承销工作。近日,由北京银行主承销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15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3.35%。该债券系我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首只集成电路产业中期票据熊猫债,也是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两地同时上市的境外非金融企业发行的首只中期票据。
债券承销成银行转型利器
事实上,熊猫债只是银行积极参与债券承销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加快和金融改革的深入,实体经济对债券融资这一直接融资渠道的需求迅速增长。债券承销业务已成为银行增加自身中间业务收入、促进经营结构转型的利器。
工行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工行主承销境内外各类债券1600余只,为实体经济募集资金超过1.4万亿元,其中境内主承销1.15万亿元,均位于国内同业首位。
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力发展债券融资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内容。在债券融资中,承销商是连接债券发行人与投资人之间的桥梁,对于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实现产融对接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工行充分发挥专业的市场研判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多层次的销售渠道优势,通过债券融资积极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小微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2015年工行主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券首次突破5000亿元。
“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债券承销业务具有资源投入少、资本消耗低、经营效益高的特点,是符合金融机构集约型发展的一种方式。大力发展债券承销业务,必将为商业银行二次战略转型贡献积极的力量。同时,银行的债券承销业务在服务高端客户以及调节利润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说。
对于未来如何更好地拓展债券业务,业内人士建议,银行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足用好企业信用资源,结合不同市场的政策需求,真正做到企业资金需求和项目需求相结合,为企业提供综合化的组合服务方案。(金融时报 孟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