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方式与结构优化
  • 网络
  • 彭乙健
  • 2016-07-31

  某电子公司因贷款到期未还而被起诉,其控股股东作为担保人,一同列为被告;法院应申请冻结了公司账户并查封了部分财产。为应诉,公司聘请了律师。

  经律师调查,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65%,属于业内正常范围,但其80%的负债为短期负债,资产形态基本为设备、库存商品、原材料、无形资产等。该公司自2013年10月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借新债还旧债;但由于2014年以来受经济形势影响,经营继续下滑,未能及时筹措到资金偿还到期贷款而被起诉。

  律师意见:

  律师了解了案情及电子公司应诉诉求后,建议:

  1、积极与债权人协商,通过分期偿还、增加担保、账户监管等方式,寻求调解结案,并尽快解除冻结、查封,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

  2、与担保人进行积极沟通,通过抵押、信贷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为调解结案做好准备。

  3、对公司负债进行清理、分析和优化,加强现金流、贷款期限和筹款管理;做到负债形式多元化,长短结合,到期时间与现金流量相匹配。

  4、加强应收款管理,采取灵活收款方式,加紧应收款催收工作。

  长远之计还是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律师分析:

  企业融资务必要重视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及期限结构的合理化。

  1、合理确定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范围。股权融资,公司不用偿还,但会稀释既有股东股权和收益;债权融资,会放大企业财务杠杆和股东收益,且不会稀释股权,并有税盾作用,但需还本付息。公司应该综合考虑两种融资的成本、可行性、企业实际,初步确定融资方式、渠道的预案,以确保融资结构的合理性。

  2、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各有若干种途径,企业不应仅仅将目光关注在银行身上,而应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有意识地了解、建立和维护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备不时之需、选择之用。

  3、对于债权融资,务必要注意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要合理搭配。短期负债比重较大,则对企业现金流管理要求较高;债权到期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则对企业特定期间的筹款和现金流形成较大压力,利于企业营运管理。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安全关乎企业生死;事实上,很多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境,其原因不在于市场、销售,而在于现金流陷入断裂或枯竭状态——这也是导致企业并购的重要成因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