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之当制度和人情并存该如何处理
  • 网络
  • 晓佳
  • 2016-10-30

  企业管理中,讲人情还是讲制度是许多管理者的烦恼。把握这两者,对于许多管理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有的一味的讲人情,忽视了本该遵守的制度和纪律。有的过于追求制度与规则,缺少人性化的关怀。那么,做好管理,要讲人情还是讲制度?要如何恰当运用好这两者?

  一如何逃离“人情”的怪圈?

  在管理中,总会遇到一些奇葩的共事者,他们可能与管理者本身有着亲密的朋友关系或是血缘关系,导致他们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甚至藐视管理者,不断挑战公司的底线。

  这些人的不良行为不仅会导致企业的工作效率下降,还会引起他人的效仿,对整个工作氛围带来不良影响。那么,作为管理者,又该怎样对待和要求这类群体呢?

  1、首先,不能因为考虑个人“人情”睁只眼闭只眼,任由其胡来。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对于有一定背景的员工,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寻找他们身上的突出优点并加以褒奖,如果他们犯了错,也决不姑息纵容。对那些持宠而骄的员工,除了给予他们应得的利益,但也要明确告诉他们规章制度是必须要遵守的。在制度面前,应该人人平等,公司里所有人都不能凌驾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上。

  2、团队的执行力与制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一个团队没有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人情就会完全成为管理的阻碍,会直接导致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变差,最终一家企业会面临淘汰的命运。

  在团队中,当执行遇上人情的时候千万不能“手软”,而应该以铁的纪律、严格的制度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这样才能逃离“人情”的怪圈。

  二当制度与人情并存该如何处理?

  中国的历史人文决定了中国是个讲人情为先的社会。当前,很多管理方面的专家将我国中小企业短命的原因归纳于企业内部的人情化管理,认为人情化管理才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死亡原因。难道企业内部的这种人情化管理真的有那么可怕吗?非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虽然朴素的人情化管理并非一无是处,但却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有个度,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太热情的相处会让人产生误解,只有让人情与制度配合恰到好处,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缺少人情的制度是冰冷的,缺少制度的人情是盲目的。制度与人情的结合,应体现在制订制度时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因素,符合企业文化的特点,要让人情为管理服务,而不是在执行制度的时候被人情所左右。

  总而言之,在团队管理中,人情和制度此消彼长,人情讲的越多,团队执行力就越差;凡是按制度办事的团队,执行力就越强!

  三如何打造一支具有人情味的团队?

  很多人都说,领导越没有人情味,团队发展的就越快。这并非没有道理。但如何才能打造一支既有人情又有制度的团队呢?

  1.人性的尊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大家几乎忘了尊重是什么。尊重是双向的,是彼此的,也是最基础的,在被别人尊重的同时切记要懂得尊重他人,在职场也是如此。很多老板不懂得尊重员工,员工无法获得平等对待,这是个怪圈。员工付出了劳动汗水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助推剂,作为老板,不要幼稚的以为金钱可以满足一切,你没资格和也没权利不尊重你的员工。

  2. 制度的约束

  所有企业应具备完善的奖惩制度,并且一视同仁,老板犯错也应受罚,表率作用在此应该得以体现,拥有完善的制度会让员工觉得有归属感,亲切感。一视同仁的奖惩,会让员工觉得公平公正,更会让老板的人格更加光辉,员工也会更加信服。

  3. 团队的协作

  在一个组织中,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及值得鼓舞的。在协作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最大化的成果。统一目标,让大家行动一致,少些勾心斗角,多些协作,会大大提升团队中的凝聚力和人情味。

  在职场中,人际关系复杂。其中,人情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而又不是任由发展的现象,有时还需要按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做好定位,各个击破。对于管理来说,制度和人情哪个更重要?该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恐怕是中国企业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