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万科事件,本身就成了一种资本治理与管理方治理的角逐问题。现代企业制度,不应忽视劳动者的利益诉求。公司是谁的?资本方的,管理方的?还是劳动方的?都有利益在里面,然而关于万科的员工,则完全处于被裹挟的地位上。然而现代公司的优良结构,工人本身就应当成为一极,万科的争斗里它毫无存在感。但是这是缺失的一环,表明万科的公司治理,还不够均衡。
管理层,资本,工会。应当说是现代企业的三大利益攸关方。管理层实际是资本方利益与工人利益的协调者,当然也是企业的掌舵者。即便现代企业制度强调资本产权,但也绝不能否定员工的天然权力。并不是你资本大你就能一切说了算,也并不是你是管理者就能为所欲为。就算资本与管理方联合,也不能一切都说了算。这不均衡。
很多人都支持“人力资本”理论,这我表示反对,因为把人当成资本,就拆散了劳动者的利益联盟。资本买卖与劳动力买卖,是特殊商品交换,只有劳动力作为商品交换者抱团谈判,才能维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应该是个常识。万科并没有这样的“抱团”,实际反映的是——还不够市场化。
宝能入主万科,可以认为是资本的攻势。宝能与华润的纠葛,则是一种资本的内斗。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当然应当权衡利害,防止野蛮人掏空公司资源。不过谁代表万科呢?王石自以为自己代表万科,指责宝能不怀好意。大股东也自认为自己在为万科利益说话,认定王石管理层是在内部人控制,防范管理层搞MBO,威胁自身利益。然而员工们呢?最近似乎是在打着横幅跑到深圳政府去情愿,不过被送了回去。
王石的能量之大,令人叹服。而员工的能量之小,令人叹息。这方面谁也代表不了谁。而现代公司制度,如果看西方的话,是有成熟的体制的。如德国,搞了一套“参与式民主”的制度,就是工会有权提名董事进入董事会,防范员工利益遭到资本方和管理方的侵犯。再如美国,工会力量极为强大,强大到能够逼死通用,令其寻求破产保护。而在中国的老国企里,也存在“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名义上的企业权力机构。现在很多人还对以前的那个“鞍钢宪法”念念不忘。而万科的员工们呢?不足以成为一极。他们是被无视的。很自然地,无论是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搞MBO(管理层收购),还是宝能入驻,搞大清洗,都无法代表这些普通员工的利益。利益格局上,万科根本是不平衡的。谈何是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