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企业律师!

咨询电话

177-2749-3519

二维码
二维码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访问

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深圳企业律师 > 企业治理 > 文章详情

如何看待公司治理平衡?

来源:E董秘平台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9-25

  苏轼有首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公司,每个人都和公司发生着关系,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公司在每个人眼里可都不一样。可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许多人以为,到了某某公司的大楼,工厂,就算看到了公司。但实际上,这些大楼和工厂仅仅是公司的资产。许多人以为找到了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就算找到了公司,但实际上,总经理只是公司的一位雇员,董事长仅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非是公司。那公司到底是啥样的?

  商人们认为,公司之道在于商。公司乃赚取利润的工具。从现代公司制度建立伊始,公司便被其创立者赋予了利润最大化的重大使命。纵然在茫茫历史长河中公司及工商业的发展将公司置于了社会变革的引领地位,但其为股东谋利的本质却依然没有改变。公司与利润,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都缺不了谁。公司没有了利润便难以为继。公司没有了利润,其他的员工利益、社会责任、向政府纳税等等都无从谈起。没错,公司是一架赚钱机器,有钱赚就是好机器,没钱赚就是烂机器、破机器。

  虽然公司被世人贴上了赚钱机器的标签,但政府、员工、投资人、律师、会计等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看公司,公司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公司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政府看公司,就把公司当作纳税主体和就业机构。一个政府要保持正常的运作,其立足的根本便是税收。因此在政府眼中,公司的角色便发生了转变,拟人化了,成为了这个政府所辖的纳税人中的一员,与芸芸众生并无二致。同时,政府也需要公司良好的运作和发展壮大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此外,政府为了吸纳更多的公司,让他们扩大经营规模,缴纳更多的税收,它也须给公司提供诸多扶持,并通过立法来保证良好的商业环境。因此对于政府这个牧羊人来说,公司更像是关在羊圈里的羊,牧羊人既要收获羊毛,又得圈着羊不让羊乱跑,还得时不时得加点饲料让羊们可以茁壮成长以期来年更多的产出。

  公司的这一端是提供给公司精血(资金、技术)、又期望从公司身上获得回报的股东和政府,而另一端则是依附公司而活的庞大群体:公司的员工。虽然员工与股东和政府一样,都对公司有回报的需求——员工期望以劳动换来薪水。虽然,公司股东希望员工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能将公司当作事业平台,但绝大部分员工终生都会碰到被公司炒鱿鱼或者炒公司鱿鱼的情况。因此员工看公司,公司就是一个谋生的场所。同在公司里,老板和员工间的利益和需求永远不能一致,只有找到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平衡,公司才能和谐发展。

  在如何看待公司的问题上,中介服务类机构可能又是一种角度。会计师和律师是与公司打交道最多的。除去会计师和律师把公司当作客户,提供服务赚钱的因素外,两者看待公司差异很大。会计师看到的公司,就是一个数字的集合体。例如,在会计师的眼里,某公司就是:注册资本1000万,总资产5000万,所有者权益2000万,负债3000万,流动资金2000万,利润500万等等。这些数字代表的就是一家公司状况,就像人去体检时的检查报告。而在律师眼里,公司就是一个法律关系的集合体。合资合同和章程,确定了公司股东关系;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确定了公司和高管、员工间的劳动关系;买卖合同和服务合同,确定了公司和客户间的商务关系;投资合同和融资合同,确定了公司和被投资企业和投资人之间的投融资关系;贷款合同确定了公司和银行间的借贷关系等等。一个公司要正常运行,起码有那么几十种法律关系产生了,这个公司才算是有生命的了。

  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梳理好公司与相关利益方的各类关系。虽然公司的各种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他们之间一定有利益关系的平衡点。这种平衡点最好的时候是找到了点,但大部分时间是找到了平衡区间。在这个平衡区间,虽然关系摇摇晃晃,甚至摇摇欲坠,但毕竟还维持着关系。超出了这个平衡区间,公司的某类关系瞬即崩溃。有了公司和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不同的关系,才有了构建合理公司治理体系的必要。试想,公司如何保证股东的权益在公司运作中得到了最大化?政府改变了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如何应对?公司高管是否遵守了法律所规定的勤勉忠诚义务?公司又如何维护员工的劳动权益?甚至在当今世界,公司还肩负着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风险,责任等,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公司治理体系去解决,应对和维护。

  公司治理关系的重点,就是要处理好如下一些关系:公司股东间关系,公司董事会的关系,公司高管的关系,公司与投资人的等等。因此根据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种种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也变得清晰起来。简单地说,梳理好各种关系,就是公司治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企业走上了公司化的道路。那些能够平衡公司各种关系,搞好了公司治理的,现在已经进入到代系传承,在讨论公司的基业长青问题。那些平衡不好的公司关系,搞不好公司治理的,各领风骚三、五年,已经成了历史的记忆。相信未来的中国企业家一定能够更加重视公司关系平衡和公司治理,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持续性地红旗不倒,产生一批世界级的伟大企业。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